三亚河补种红树林进行生态修复。本报记者孙清摄 〖编者按〗 “2016年,三亚的城市面貌和产业结构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三亚居民将享受到哪些生活上的便利和红利?五年后的三亚会是什么样?今年三亚“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勾勒出了美好的蓝图。其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6年重点抓好“十大工程”和“十大计划”,成为三亚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实干开局——解读“十大工程”“十大计划”》栏目,摘取重点,并选取代表工程和计划进行跟踪报道,帮助读者了解三亚今年的主要工作,畅想三亚未来五年的生活图景。” 【《政府工作报告》“十大工程”之“生态修复工程”原文表述】 继续实施三亚湾原生植被种植工作,推进海岸线保护,实施亚龙湾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设。扎实推进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治理三年行动,科学开展红树林生态保护,力争年内实现三亚河水质达标。加强山体修复和森林资源保护,加快25度以上坡地的“退果还林”进度,推广生态果园,确保年内在全市全面推开。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大气污染监测与防治,严控城市扬尘污染,年内要做到应控尽控。结合三亚的实际,通过实施土壤地力提升和化肥、农药减量等措施,认真开展土壤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从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三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相关表述】 加快推进“双修”“双城”和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建设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以维护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和建设国际一流生态环境为目标,以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为重点,以大力推进“双修”“双城”工作为抓手,全面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从被动的“生态环境保护”转向主动的“生态文明建设”,从单纯的“政府主导”转向“政府引导、全民参与”;加强“五大”生态环保工程建设,构建“六大”生态文明示范体系,打造彰显三亚特色的“山、海、河、田、岛、城”生态安全格局,形成全社会共同行动的生态文明建设新风貌,确保2020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在95%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在90%以上。(“五大”生态环保工程包括: “青山”工程、“绿水”工程、 “碧海”工程、 “蓝天”工程、 “宜居”工程;“六大”生态文明示范体系包括:开展“生态文明社区”示范、开展“生态文明酒店”示范、开展“生态文明景区”示范、开展“生态文明园区”示范、开展“生态文明校园”示范、开展“生态文明政府”示范。) 【代表性工程——红树林湿地修复工程项目简介】 三亚市2015年红树林湿地修复工程项目,建设内容为三亚河与铁炉港红树林保护项目,建设规模655亩,总投资1500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三亚河保护区修复工程,面积105亩(重点对其河岸沿线残次、断带和宜林滩涂地进行修复,恢复范围包括凤凰水城、月川桥、白鹭公园、山屿湖河畔等,种植树种主要以桐花树、秋茄、正红树为主,种植70000余株);铁炉港保护区修复工程,面积500亩(重点对沿海宜林滩涂地进行修复,修复范围包括海棠区青田村、石龟村、江前村海边等,种植树种主要以桐花树、角果木、木榄等红树为主,以及银叶树、黄槿等半红树进行搭配种植,种植约360000株);种苗繁育基地建设50亩(主要以培育本地树种角果木、正红树、桐花树、木榄等为主,计划培育优质种苗50万株);项目建设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编制红树林保护区规划(包括三亚市红树林保护区总体规划、三亚河红树林保护区规划和铁炉港红树林保护区规划),同时加强红树林保护区的管护及科学研究等工作。 工程进展:去年已经完成三亚河等区域红树林补种工作 3月,金鸡岭桥头的红树苗长出了新芽。从前河岸边稀稀拉拉的红树林景观已经有了明显改善。 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沿三亚河开展的红树林补种工程初见成效。 变化,让很多关心红树林保护的人感到欣慰。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双修”“双城”城市,过去一年三亚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多项生态修复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红树林修复工作,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 作为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亚的红树林保护工作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实际上,随着社会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最近几年来三亚对红树林保护的力度逐年加大。 除了已经批准设立的“亚龙湾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铁炉港红树林保护区”,出台了《三亚市红树林保护管理办法》,2000年到2014年,三亚还分别在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亚龙湾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新增造林620亩。 2015年红树林湿地修复工程项目启动,旨在通过增加红树林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以对保护区内残次、断带和宜林滩涂地进行修复建设为目标,逐步恢复三亚红树林湿地生物群落。目前,三亚河沿岸红树林补种等工作已经完成。 3月18日上午,记者在铁炉港红树林种苗繁育基地看到,50亩的苗圃场内被间隔成了若干个小块。其中,一些区域已经开展育苗工作,近30公分高的小树苗正在迎风摇摆。这些苗木主要为木揽和红海榄,将为三亚红树林修复工作提供苗木支撑。 据悉,该苗圃场以本地原生红树林树种为主,将进行培育、繁殖优质造林种苗。利用本地种源就地育苗,计划培育红树林优质种苗50万株。 今年目标:将投入1000多万元修复红树林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科学开展红树林生态保护”,成为今年“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未来三亚红树林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方向。这也标志着,红树林保护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将在去年修复的基础上,对三亚河沿岸等树苗加强管护,根据实际情况增补树苗,确保补种效果。”三亚市红树林保护站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三亚将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红树林保护工作。“亚龙湾青梅港也被列入今年红树林修复目标,计划修复面积100亩左右。项目的立项、土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已经顺利推进。” 红树林保护站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三亚将结合城市规划,对三亚河沿岸等红树林进行景观升级。“主要是建设亲水平台、人行栈道,还有灯光亮化等方面的工作,把河道沿岸的红树林景观融入到城市整体景观中,形成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 “结合三亚红树林的分布情况,我们还会做好红树林的科学规划。从生态功能、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科学统筹,把红树林打造成三亚一张靓丽的名片。”这位负责人说,未来的红树林保护工作将更加注重从生态系统平衡的角度来推进,在树种上更多的选择适合本地的树种。在空间规划上科学布局,既要保护红树林的生长也要保护红树林底栖生物的空间,保护好整个生态链的完整。针对三亚旅游城市的特点,对红树林进行景观升级。 这位负责人称,科学保护需要科学立法和加强监测。同时,还要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并与高等院校进行长期合作。“只有科学规划和保护红树林,才能做到红树林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三亚的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据悉,为了更好地开展红树林的保护工作,三亚邀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全市红树林保护工作进行规划。今年1月份,相关规划编制已经完稿,为三亚红树林的长远规划及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保障。 根据规划稿,未来三亚将着重对三亚河、榆林河、青梅港的红树林进行升级改造,提升生态景观,改善三亚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并打造宁远河红树林湿地公园、海棠湾红树林湿地公园等,在保护红树林的前提下,兼顾社会效益。 关于 红树林 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