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走进洛源  洛源产业  新闻中心  企业产品  设备展示 业绩展示
 
 
35年前的今天 我们第一次向着南极出发
本文出处:海南洛源船舶修造  发布时间:2019-11-20 14:38:38  浏览量:   收藏 | 打印 | 关闭

35年前的今天 我们第一次向着南极出发

  洁净大陆 丰富资源

  极昼极夜 冰雪覆盖

  蕴藏无数科学之谜

  35年前的今天

  中国第一支南极科考队出发

  前往这片神秘大陆...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遥远最孤独的大陆,严酷的奇寒和常年不化的冰雪,长期以来拒人类于千里之外。但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畏严寒、克服多重困难,只为揭开南极的神秘面纱——

  1984年11月20日 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出发

  由科学家、军人、建筑工人、船员、记者等591人组成的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出发,奔赴南极。他们将要建设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

  这支庞大科考队的领队叫郭琨。到目前为止,我国建设了5座南极科考站,其中有两座是由他亲自率队指挥建设的。他七赴南极,长期在极寒条件下工作。接到任务时,他说:“这件事情,事关民族荣誉,国家尊严。我就是拼了老命,也得把这件事情做好了。”

  1984年12月30日 五星红旗第一次插上南极大陆

  54名中国南极洲考察队队员登上南极洲乔治岛,五星红旗第一次插上南极大陆。中国人对南极这块神秘土地的探索,由此开始。

  1985年2月25日 第一站长城站建成

  仅仅用了40天时间,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建成,可谓奇迹。而波兰的考察站建设,花了三年。苏联站站长问中国考察队:“他们一天给你们多少钱?”“我们不要钱也干,你一天给我们一万也不给你干!”

  1989年2月26日 中山站建成

  长城站建成4年后,中国开始建立第二个南极考察站——中山站,这个任务同样落在了郭琨肩头。有的国家代表断言:“中国想进南极圈建考察站,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第二次前往南极时,中国考察队乘坐“极地号”科考船在南极冰区突遇特大冰崩。“我们立即进入紧急战备,船员全部上甲板,有人写好了遗书,以为要船毁人亡了。”被困的第7天,“极地号”才开始从冰川中突围。

  最终,科考队顺利完成了建站任务,而新建成的中山站也引来了不少南极“居民”——企鹅的围观。

  △中山站建成,举行升旗仪式。

  △中山站第一期工程全景。新华社记者张继民摄

  几经扩建改造,中山站现在作为南极内陆考察的枢纽和固定翼飞机的保障基地,进一步提升着中国南极考察的综合能力。

  2004年10月25日 首次考察南极冰盖最高点

  2004年10月25日~2005年2月18日,中国科考队首次对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实施了科学考察。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2005年1月18日下午3时许,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张胜凯将一根标志杆深深地插进一片地里。中国南极科考队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2019年1月16日,一面崭新的国旗在南极冰盖之巅飘扬。当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队员来到海拔4093米的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在南极冰盖之巅换上了一面崭新的国旗。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2009年2月2日 在“冰穹A”上建立昆仑站

  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建立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昆仑”是一座高山,而昆仑站正是南极海拔最高的一座科学考察站。我国南极科考正向内陆纵深进入,越攀越高。

  △2009年2月2日,建成后的中国南极昆仑站。中山站时间2日9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冰盖队队长李院生被任命为首任站长。图片来自新华社

  2014年2月8日 度夏站泰山站建成

  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巍巍泰山,国泰民安。泰山站海拔高度约2621米,是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的度夏站,年平均温度-36.6度,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

  △2014年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这是泰山站主体建筑透视图。 图片来自国家海洋局极地办

  2018年2月7日 预计四年后建成南极第五站

  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在南极恩克斯堡岛举行了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仪式。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域沿岸,是南极地区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区域,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目前已有美国、新西兰、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在此区域建设了7个考察站,全球最大的海洋保护区也设于这里。

  中国罗斯海新站预计4年后建成,中国新时代南极工作的新征程已经悄然开启。

  △从直升机上俯瞰恩克斯堡岛上的中国罗斯海新站临时建筑。新华社记者 白国龙摄

  默默无闻地奉献是“南极人”的必备品德,但他们每个人都值得被铭记。

  这些辉煌的时刻,丰碑似的人物,成就了今天——

  2019年10月15日 “雪龙2”号首航南极

  10月15日,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从深圳起航赴南极考察。作为一个南极考察“新手”,难免有些“生疏”,不过他此行可不孤单,陪他一同前往南极的还有他的老大哥“雪龙”号。

  △“雪龙”号与“雪龙2”号

  2019年10月22日 “雪龙”号同“雪龙2”号共赴南极

  10月22日,“雪龙”号承载107名考察队员以及1450吨物资,离开上海,前往南极执行第36次南极科考任务。“雪龙”号计划总航程约3.8万海里,预计2020年4月中旬返回上海港。

  11月7日,“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兄弟已经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港首次汇合,也标志着我国极地科考能力取得了新的突破。

  此次,两艘“雪龙”承担了重要任务:

  为中山站运送物资、装卸货

  更好地认识南大洋资料匮乏区的生态系统的特性

  而作为南极科考任务“新手”,“雪龙2”号还要经历一系列的考验:首次穿越魔鬼西风带,首次在南极圈开道破冰……

  作为见证者、记录者,央视记者乔亚美也跟随着“雪龙2”号向南极大陆进发。

  记者手记

  今晚(北京时间11月19日凌晨1点),时区又往前调整了一个小时,正式进入了东五区时间,也就是中山站时间。这会儿是南极时间晚上11点,天还有些微微亮,雪龙2正在缓缓行驶,伴随着破冰的震动感。我又跑到驾驶台上来了。这是我这段时间最常来的地方之一,看着时间在这里凝结成冰雪,分外纯净。据说凌晨就要进入密集浮冰区了,有些紧张,也有期待。

  2019年11月19日

  “雪龙2”号马上进入密集浮冰区

  记者第一次拍到了企鹅

  郭琨这样形容自己第一次乘船前往南极的经历:一言不发,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久)卧不起,十分难受。

  恶劣的环境、遥远的海上航行,科考如此艰难,但不管是这些“南极人”,还是那些“北极人”,他们心中都怀揣着梦想,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心若向阳 便不惧寒霜

  眼里有光 便只顾远航

  综合央视新闻、中国网、新华网

  监制丨唐怡 陆毅

  制片人丨郑弘 刘峰 翟壮

  策划丨关美璐 高佳鑫

  视觉丨邢程 李冬鸣

  编辑丨毛亚伟 隋博宇

  记者丨乔亚美 左登胜

原标题:35年前的今天 我们第一次向着南极出发

责任编辑:吴婵

 

 
 ·集团公司简介
 ·董事长致辞
 ·公司资质
 ·企业文化
 ·旅游拓展
 
·海南洛源集团总部
·海南洛源游艇服务有限公司
·海南洛成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海南洛源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海南洛源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海南洛源码头建筑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 三亚市吉阳区凤凰路62号(鹿港溪山旁)
邮编: 572000
电话: 0898-88825558
传真: 0898-88825556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5 hnlyc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三亚市吉阳区凤凰路62号(鹿港溪山旁) 邮编:572000 电话:0898-88825558 传真:0898-88825556
E-mail:Lysy3338@163.com 网址:www.hnlyc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