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勋章”获得者王书茂:为国护海寸步不让 为民服务初心不改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刘梦晓 陈蔚林 时间:2021-07-02 08:19:56
开栏的话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党员队伍必须过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了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在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省一批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相继受到党中央和省委表彰,他们是海南各条战线党员中的杰出代表,是在我们身边的加强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的生动榜样。为此,海南日报今起开设“学时代先锋、铸民族脊梁”专栏,向读者介绍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党全社会大力营造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响应党中央和省委号召,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不懈奋斗,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王书茂。本报记者 宋国强 摄 ■ 海南日报记者 刘梦晓 陈蔚林 7月1日,琼海市潭门镇码头船桅林立、党旗飘扬。 上午8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潭门渔民们早早围坐在一起,目不转睛地守在电视前收看大会直播。 镜头扫过天安门城楼,一个熟悉的身影吸引了他们的目光——“是老王!你们看,老王戴着‘七一勋章’,在城楼上观礼呢!”人群沸腾了! 渔民们守候的“老王”,是琼海市潭门镇潭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潭门海上民兵连副连长王书茂。6月29日上午,他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上接过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这是党中央对海洋维权的高度重视,对海南党员的高度认可,对海南渔民的深切关怀。 “我们从未放弃过对祖国南海的耕耘和守护” 王书茂出生在渔民世家,从小就跟随父辈闯荡南海。 经年不断的强劲海风和咸苦海水,在数十年的出海岁月里为他烙上了海南渔民的独特印记——皮肤黝黑,身材健硕,大大的脚板牢牢踩在甲板上,粗糙的双手坚定地指引着渔船前进和归来的方向。 自古行船半条命,王书茂说,南海带给渔民的不只是丰富的海产和阅历。改革开放以前,出海的渔船不仅吨位很小而且环境很差,更缺乏现代化的通讯导航系统,判断天气和航线主要靠经验和祖辈手抄的《更路簿》。在潭门偏僻的海边,衣冠冢一座连着一座,那是葬身鱼腹的渔民留给家人们最后的念想。 “尽管如此,我们从未放弃过对祖国南海的耕耘和守护。”胆大心细加之出海频繁,王书茂掌握了成熟的航海技术,也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对此,从1995年就跟着王书茂出海的潭门渔民王振福有发言权:“他对每一条航道了如指掌,尽管放眼望去是汪洋一片,他也能记得哪里有暗礁、哪里有暗流,提醒我们在行船的时候注意避开。” 由于熟悉当地社情民情,王书茂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主动请缨,多次牵头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他一共组织渔民抵御了120场台风,对600多位渔民实施了救援。 “我搞特殊,其他党员还能拧成一股绳吗?” 1985年,潭门海上民兵连成立,王书茂是最早的成员之一,随后一直担任民兵连副连长,一边在海上辛勤劳作,一边积极组建“守卫祖国南大门”的民间力量。 此后多年,他先后参加多项国家重大涉海工作,培养南海维权民间力量,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寸步不让,坚决捍卫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后来,他带着渔民和家人,一起开船给岛礁运送建筑材料,“三代同堂建设南沙”的佳话广为人知。 在一次岛礁建设中,王书茂开着自己的小渔船,不畏风雨一趟一趟地往返于潭门和南沙之间,连续工作100多个日夜,为建设前方运送建筑材料和给养物品。由于高强度紫外线辐射,他的皮肤被晒出道道明显的裂痕。“这些伤痕是我的‘成长印记’。”他这样调侃,但又严肃地加上一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不怕辛苦、不怕牺牲。” 不怕辛苦、不怕牺牲,体现在王书茂工作的方方面面。潭门镇党委委员吉超甚至觉得,这位65岁的老党员有些“跟自己较劲”。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潭门镇封锁了几个进出口,村里的党员都有“守门”任务,王书茂也不例外。连续多天的操劳,王书茂的高血压病又犯了,脸憋得通红。轮到他值班时,吉超担心地劝他回家休息。 “我对他说,‘您的班我替您值。’可就是这么一句话,惹他生气了。”吉超说,“他特别严肃地说:‘在抗疫的关键时刻,每个人身上的任务都很重。我搞特殊,其他党员还能拧成一股绳吗?’”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潭门村原脱贫攻坚中队长谢清全对王书茂十分钦佩。他挨个地数:多年来,王书茂当过村里的关工委成员、森林防火负责人、国庆巡逻人员……身兼数职的他,别看“官衔”不大,肩头压的责任可不小,“给自己加压,为群众服务,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感激都放在心里呢!” “我的根在船上,船锚就是身后的祖国” 这两天,93岁的潭门村低保户符碗花没事就到村口坐一坐。她格外留意村口的动静,“等‘茂公’领奖回来,我要第一时间恭喜他!” “茂公”是潭门一些村民对王书茂的尊称。对符碗花来说,“茂公”是亲人。 符碗花的丈夫和儿子是渔民,都因出海遇到意外没能返航。是王书茂,给了这位孤寡老人生活上的慰藉——从2013年开始,王书茂只要在村里,就会经常到符碗花的家里,给她搭把手、陪她聊会天,逢年过节还会自掏腰包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 王书茂的热心肠,在潭门镇是出了名的。 潭门渔民王克基是轮机长,有着过硬的设备修理技术,但由于身体原因不能频繁出海,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王书茂得知消息后,介绍他进入当地一家渔业公司担任技术骨干,每个月的工资能拿到8000多元。 王振福说,一同出海的20多年间,王书茂总是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辈。在他的“传帮带”下,43岁的王振福已是可以驾驶850多吨钢质渔船的船长,年收入达40多万元。 “他总是村里第一个把政策吃透的人,也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潭门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王振才常常看到王书茂拿着政策宣传册研究。他举例,几年前,琼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对渔民的扶持政策,王书茂很快贷款从洋浦订造了一艘350吨的钢质渔船,成为潭门首批拥有全新大吨位钢质渔船的船东之一。 后来,政府鼓励渔民发展休闲农业,王书茂又主动“试水”,把自己的两艘渔船租出去,还带领几户渔民办起了海洋特色民宿。他的成功“转型”,带动了大批渔民大胆尝试。 如今,潭门港码头旁的商业街热闹非凡,各式海鲜酒楼顾客盈门,各个海洋工艺品摊位也是游人如织。王振才说:“‘茂公’认为,这是改革开放带给渔民们实实在在的红利!” 如今,潭门渔民不用辛苦赶海,生活也可以富足。但王书茂依然喜欢钻进颠簸的船舱,“我的根在船上,船锚就是身后的祖国”。 “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提出的要求。”王书茂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向他颁授“七一勋章”时,与他进行了简短而亲切的交谈。他向习近平总书记简要汇报了潭门渔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总书记听了很满意,叮嘱我继续坚持出海,带领党员群众耕耘南海、守护南海!” 轻轻抚摩着手中的“七一勋章”,王书茂说:“这枚勋章分量很重,既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也是对我最大的鞭策。我要牢牢记住总书记的嘱托,继续带领渔民耕耘和守护南海,同时走好这条发展休闲渔业的新路子,只有这样,才无愧于这枚勋章,无愧于共产党员的身份。” (海南日报嘉积7月1日电) 王书茂 “七一勋章”获得者丨王书茂——为国护海寸步不让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王书茂,为国护海的模范,参与多项国家重大涉海工作,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寸步不让,为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作出杰出贡献。 >>>荣获“七一勋章”后,海南“老船长”王书茂这样说……【详情】 “很激动,很感动……” “七一勋章”获得者王书茂 这样形容习近平总书记 为他戴上勋章那一刻的心情 王书茂说 这不是给他一个人的荣誉 是给所有守卫南海的渔民的荣誉 是给所有海南党员、 海南人民的荣誉 多年来,王书茂先后参加多项国家重大涉海工作,培养南海维权民间力量,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寸步不让,坚决捍卫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他在参与南沙岛礁建设中主动请缨,甚至带领家人一起开船运送建筑材料,留下了“三代同堂建设南沙”的佳话。 图为王书茂(右二)。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原标题:“七一勋章”获得者王书茂:为国护海寸步不让 为民服务初心不改
责任编辑:曾令瑾 |